云南,“中草药之都”应当仁不让
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是中华文明的结晶,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复兴。中草药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馈赠,数千年来,忠诚地守护着芸芸众生的健康和福祉。 云南省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,素有“植物王国”、“百药之乡”的美誉。丰富的立体气候类型和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,使云南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丰富、集中的地区之一。可以说,云南是已具备成为中草药之都、民族医药之库的先决条件。 首先,云南中药材资源优
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是中华文明的结晶,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复兴。中草药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馈赠,数千年来,忠诚地守护着芸芸众生的健康和福祉。
云南省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,素有“植物王国”、“百药之乡”的美誉。丰富的立体气候类型和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,使云南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丰富、集中的地区之一。可以说,云南是已具备成为中草药之都、民族医药之库的先决条件。
首先,云南中药材资源优势明显。第三次资源普查数据显示:**药用生物资源12807种,云南6559种,占比51.2%;**常规种植中药材品种约300种,云南145种,占比48%,其中规模以上种植品种约30种,占10%;**大宗药材品种40种,云南10种,占25%。云南的中药材品种和数量均属我国前列,并有许多特 有的品种。有闻名的三七、云木香、云当归、云黄连、天麻、云茯苓等地道药材;有血竭、千年健、诃子、苏木、胡黄连、千张纸、砂仁、白豆蔻、儿茶、槟榔、肉桂等南药;有产(藏)量上百万公斤的大宗药材续断、滇龙胆、滇黄精、苡仁、南板蓝根、鸡血藤、防风、乌梅、南星、首乌、天冬、云山楂、干姜等。云南中药材适生空间覆盖**13个州(市)。其次,云南中药材产能在我国处于引导地位。
自2016年以来,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规模稳居前列,目前已达820万亩,种植面积在**占比高达14%,产量比重高达31%。具体来看:三七产量我国前列,2015年产量占**比重达97%,灯盏花产量在**比重高达95%;石斛产量在**比重高达70%;天麻产量在**比重高达21.7%。
再者,云南地区的民族医药很有特色,充满神秘色彩。云南的52个民族,在云南复杂多变的居住环境中,在世代与疾病的斗争中,创造出有各自民族特色的中医药学,守护着各族人民的健康,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、颇具地方特色的中医药遗产。傣医药、藏医药、彝医药等民族医药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,纳西族东巴医药、白族医药、哈尼族医药、景颇族医药、佤族医药、壮族医药、苗族医药、瑶族医药也有较为成熟的实证理论。《滇南本草》,这部西南高原地区药物和民族药物的经典,500年来深深的造福着当地百姓,彝族医药经典《哀牢本草》、纳西族医药经典《玉龙本草》等,无不凝聚着当地民族的千年智慧,傣医药、藏医药更是位列四大民族医药,都是中医药中的瑰宝。据中药资源普查统计,云南民族药资源有2000多种,民间验方有10000多个。
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明的结晶,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。当前,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进程,云南民族中医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。而中医的根本在中药,中药的根本在中药材,中药材的根本在道地。“药材好,药才好”,长年以来,由于**中药材产业的盲目扩张,各地中药材品质鱼龙混杂,现状堪忧。云南作为**中草药非常丰富的地区,有资格力担重任,举起中药材产业良性发展的大旗。
云南,“中草药之都”当仁不让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